《民声面对面》河南讯(通讯员 崔国安)“在我最难的时候,是政府拉了我一把。吃水不忘挖井人,党的恩情不能忘。今天,我跟旺泽结了个‘羊亲戚’,以后他家这羊的事我包了......我只是办了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想回报党的这一份恩情,感觉很高兴、很有意义。”这是新野县上港乡张坡村4月29日“智志双扶”“三个一”活动上,脱贫户徐青合激动地发言。
“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这人家可咋过,感谢政府啊!”。这是徐清合常挂在嘴边的话。徐青合一家三口人,妻子是残疾无劳动能力,女儿在上大学。老徐种地和务工收入仅能维持全家人的温饱,女儿的学费是老两口最头疼的事。村干部得知他家困境后,帮他家申请了低保贫困户,为他争取到了中原农险宣传员岗位,为他家办理了小额贷款买母羊。经过2年的勤劳苦干、政策帮扶,老徐养羊十七八只,成了村里有名的“羊倌”,除了穷根,摘了穷帽,日子过得“羊”眉吐气。
刘旺泽家上有91岁老母亲,下有两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妻子早些年嫌这日子过得太苦,一走了之,老刘既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拉扯大,上了学。老刘有糖尿病,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仅靠3亩地、1头母羊,一年收入仅能满足一家温饱,两个女儿上学全靠亲戚四邻救济。村干部得知他家困境后,主动帮他家申请了低保贫困户,为他争取到了中原农险宣传员和乡公益岗位,叠加了农业产业、教育和健康等各项帮扶措施。
2019年,老刘家人均收入仍达不到稳定脱贫标准,这成了村支书刘金献的一块心病。在一次与老刘餐叙过程中,村支书刘金献得知老刘家这只母羊每年只有1胎,1胎只有1仔,就意识到羊的品种不好或者老刘养殖技术有问题。他立刻放下碗筷,和“羊倌”徐青合打了电话,说了老刘家羊的情况,撮合他们结对帮扶。“老徐家这个品种好,要是照料好,一般一年两产,一胎俩仨仔,一年也能多收入2500元左右。老刘,你牵回去,买羊的钱我先垫着,你俩结个‘羊亲戚’,两家离的不远,多往来,多帮衬。”村支书刘金献带着老刘来到徐青合家说道。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了让“智志双扶”活动更有影响力,村支书邀请村里能人、村贤为全村贫困户分享种养技术、孝德文化,寻找身边贫困户脱贫的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带动更多的贫困户依靠勤劳脱贫致富。说到“智志双扶”活动,村支书刘金献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智志双扶’活动对调动贫困户积极性确实有效,很多懒汉意识到‘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是件丢人的事,由从前的不想干、不愿学转变成现在的主动干、积极学,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感越来越高。”
供稿: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政府
责编:毛 伟
初审:任传坤
终审:邹威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敏任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