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西藏高标准建成604个边境小康示范村
时间:2021年08月18日来源:人民日报

翻过海拔约4500米的波拉山口,便是之字形的下山路。海拔急剧下降,林木愈发繁茂,空气也温润了起来。临近山谷处,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四面青山掩映,别具风情。


  这里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以下简称麻麻乡),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祖国西南边陲。全乡只辖一村,不过305人,然而近年来发展喜人:一批批“新麻麻人”相继安家落户,生活设施不断扩容提质,每到节假日农家乐一房难求……“人口多了,规模大了,面貌越来越靓,活力越来越足。”细数变化,乡党委书记褚寿龙有说不完的话。


  西藏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多数地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边境地区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2012年以来,边境县、乡、村充分享受到国家更加优惠的政策,水、电、路、居等人民生活急需的基础设施加大了建设力度。截至2020年底,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主电网延伸到全部边境乡(镇),实现村村通邮,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今日西藏,高标准建成的604个边境小康示范村,如珍珠般闪耀在祖国边境线上。


  人气越来越旺


  走进麻麻乡勒布边境派出所,见到正在办理户籍登记的达瓦次仁。此前,达瓦次仁一家4口搬迁至此,开启了新生活。


  达瓦次仁原住错那县曲卓木乡,山高路远,3亩地只够全家口粮,外出打工也得翻山越岭。搬至麻麻乡,住上崭新框架房,配套齐全,水电不愁。


  麻麻乡海拔约2800米,山水宜人,旅游资源独特。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达瓦次仁发展起了农家乐,有了稳定的收入。


  “环境好,海拔低,生活舒适有奔头,为什么不来?”聊起新生活,达瓦次仁咧嘴笑。


  “仅这两年,就有40户140位‘新麻麻人’安家落户,人气越来越旺了。”勒布边境派出所所长土丹旦增,见证着这个边陲乡村的新变化。


  变化远不止一个麻麻乡。


  错那县浪坡乡肖村,是个抵边搬迁的新村。3年前,41户牧民率先进驻。


  村民次旦卓嘎,老家在错那县养堆村。搬来肖村,海拔反而高了200多米。


  为啥愿意往上搬?“能住上新家,放牧更方便。”次旦卓嘎说,原先冬季放牧得走上20多公里,如今冬季草场就在新家边上,抬腿就到。


  眼下,肖村还在“生长”。建筑工地机器轰鸣,一栋栋崭新的藏式风情民居正拔地而起。


  整村迁移、插花式搬迁……西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等,积极推进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


  宜居宜业更安心


  新来搬迁户,能否留得住?


  察隅县上察隅镇巩固村,是个即将建成的新村,不仅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一应俱全,就连牲畜栏圈建设都规划在了前头。察隅县住建局副局长范艳坤说:“把服务想细些,才能让大家住得安心。”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村医疗站插上了互联网“翅膀”,村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多项医疗服务。村党支部书记达娃说:“后顾之忧少了,在这里也更宜居宜业了。”


  近年来,西藏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同规划、同实施,突出“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等十项提升工程,在设施兴边、服务兴边上下功夫。


  走进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以下简称勒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边巴次仁正忙着编织晒茶用的竹席:“今年新茶供不应求,我们正打算新添机器,扩大产能。”


  勒乡种茶有传统。多年前,外来的茶苗和技术在这里落地生根,乡里顺势成立茶叶合作社。茶山海拔2400米,高山茶这几年越卖越火。去年,仅茶叶一项,勒乡农牧民人均增收1.1万元。


  勒乡的优势还有山水。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悬崖峭壁林立,山间植被茂密,岩间瀑布飞流。勒乡勒村村民古如,早年种茶,如今则当起了民宿老板,吃起了“旅游饭”。


  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特色。“十三五”时期,西藏共实施206个边境地区产业项目,依托边境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札达县底雅乡的苹果、察隅县下察隅镇的猕猴桃、亚东县下亚东乡的鲑鱼……如今,越来越多的特产走出深山,让那里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党旗在雪域边陲高高飘扬


  再次见到古桑旦增,他已是隆子县政协主席,可聊起守边固边,老人仍有说不完的话。


  他曾是雪域边陲的守护者,长期扎根洛扎县拉郊乡。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大半年时间大雪封山。古桑旦增带着家人抵边放牧,踏着严冬雪海,顶着刺骨寒风,一守便是32年。当年守边之地,如今建起了边境新村,鲜艳的党旗在民居上空飘扬。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条件再艰苦,党员也得冲在前!”古桑旦增字字铿锵。


  在边境走访,难以忘怀的,是那一抹抹鲜艳的“党旗红”。


  “党旗红”里有责任——


  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两位党政正职干部均履新不久。1986年出生的蒋昆仑,由县委办主任调任;乡长扎西江村,是全国人大代表,也只有32岁。两人思考最多的,是肩上强边固边的责任,“边境上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


  “党旗红”里有干劲——


  褚寿龙眼下最操心的还是发展。虽说麻麻乡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旅游业初具规模,可旅游业季节性明显、旅游产品欠丰富的瓶颈仍需进一步突破。“兴边富民,靠组织,靠发展,靠大家齐心干!”


  “党旗红”里有精神——


  隆子县玉麦乡,桑杰曲巴故居纪念馆今年开放展览。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当年“三人乡”守边的坚定信念和家国情怀。几十年来,桑杰曲巴和他的女儿卓嘎、央宗在玉麦接力坚守,谱写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如今,“学玉麦、讲奉献、守边疆”的号角早已响彻边境一线。


  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选择在玉麦扎根,“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我愿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继续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