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日照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时间:2019年08月14日来源:大众日报

“孵化器是什么?一个优质平台能带来什么?以前我不懂。现在我知道,它有多么重要!”8月1日,山东圣克莱尔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慎华感慨。

  该公司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原全球(美国) 低温工程大会主席John M. Pfotenhauer合作研发低温热泵技术,现在其微通道换热器已经进入了中试阶段;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合作成立了院士科创中心日照中心,最近正与陈清泉院士科创中心瑞典中心对接,计划引入北欧产业加速器;与国家特聘专家、英国牛津大学肖天存博士团队合作“健康空气”项目,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且高效环保的高效纳米催化剂引入了空气净化领域,可以生产更环保、更先进的空气净化产品,预计今年年底项目正式开工……

  与这么多国内外知名专家成功“联姻”,且引入的每一项前沿技术都足以在业界刮起一股旋风,让山东圣克莱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原有产品的性能“扶摇直上”,搁一年前,李慎华简直不敢想象。“当时我们迫切需要新的科技成果来改良产品,但我们这个体量的企业,并没有太多的资金能专门拿出来搞研发,研发周期又长。恰好老厂区所在地又赶上了高铁建设,所以公司当时发展几乎陷入了停滞。”看着这个倾注了自己和丈夫13年心血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向“下坡路”,李慎华悄悄抹了不少眼泪。

  “圣克莱尔”的新生,在日照智能制造产业园迎来。

  于今年5月30日正式开园的日照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园当天,三位皆已年过八旬的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不顾舟车劳顿亲临现场见证。

  一个才开园不久的产业园,缘何能赢得这么多“智脑”的青睐?

  院士们看中的,正是如今让李慎华称许不已的“平台”。兵家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照智能制造产业园最“先行”的是孵化平台的建设——开园当天,陈清泉院士科创中心日照中心、中技所(日照)智能制造工作中心、日照市工业设计中心、岚山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正式揭牌。

  而除这四大平台之外,产业园还另有北京协同招引中心、卢秉恒院士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咨产学研创新研究所、睿智空间四大重量级前沿科技项目孵化平台。早前,产业园还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八所高校结成了“合作联盟”。

  园区尚未成型,何以先搭起了这么多的平台?这要从让圣克莱尔从“衰落”迎来“复兴”的第一个转折点——岚山新旧动能转换(北京)协同招引中心这一平台的建设说起。

  最初只是想在北京设立一个公司的销售中心,却被岚山区人社局人才开发办主任刘京涛的提议打动——2018年8月10日,由岚山区委区政府、中国技术交易所(简称中技所)和山东圣克莱尔新能源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岚山新旧动能转换(北京)协同招引中心,在北京中关村中国技术交易大厦的17楼挂牌成立。

  “与政府共同成立一个协同招引中心,可以与众多科研院所直接对接。在招引过程中,企业能优先获取最新信息资料。除了目前经营的主业外,还能优选好项目,进行种子培育,助推公司集团化、多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出资共建协同招引中心的缘由,李慎华这样解释。

  如同一斧劈下去透出来的一束光,协同招引中心的成立,照亮了科技成果转化走出“孤岛”之路,解开了科研机构与政府、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困局,让有政策、有资源、有强烈的招引意愿的政府不再“漫天撒网”,想转型的企业不必再苦于以一己之力难以找到为己所用的技术,为“种子项目”源源不断地流入打开了通道。

  陈清泉院士科创中心日照中心,是协同招引中心引入的“种子项目”之一,同时又是一个新的平台。中心通过“院士+核心技术+企业+产业+资本+市场”模式,可与央企研究院等多元主体机构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科技项目研发和协同创新,搭建国际化的技术孵化、技术转移、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

  目前,通过陈清泉院士科创中心日照中心,储能技术、智慧照明系统、氢能源项目、信息系统、热泵技术等一批高科技项目、企业和创业团队,已达成了落户园区意向。

  借势具备技术的院士及领军人才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西安交大卢秉恒院士团队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特聘专家肖天存博士团队健康空气项目、浙江大学微通道散热器项目、北京化工大学金属铜管粘连项目、长沙理工大学远程控制项目、中国地质大学管道机器人项目等一批高精尖好项目,也开始纷纷属意日照智能制造产业园。

  “园区内引育搭建了院士科创中心等近十个共享平台,据我了解,这在国内外同类园区中也是先河之举。这对我们来说极具吸引力。”肖天存博士认为,这些优质的平台,可以让各类资源在空间上充分集聚,产生化学反应,促进项目裂变升级,给项目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一个新的产业集群加速器、新旧动能转换器、创新创业集成器由此成形。据悉,日照智能制造产业园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将重点打造新能源技术与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两大产业布局,遵循绿色、科技、时尚、便捷的理念,高标准打造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合作、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模式,建设集研发孵化、工业设计、交流展示、企业创新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综合体。今年年底,园区核心起步区预计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底园区总体建成。目前,已累计招引、签署、落户合作项目11个,落地人才项目11个。

  目前,除了刚刚搬到新厂区的山东圣克莱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牛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的日照市新能源新材料研究院及北京联合涂层5G新材料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也正在筹建中。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