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河南讯(通讯员 崔国安)初秋的早晨,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漫步在新野县上港乡赵岗村的田野,6栋房舍拔地而起,天蓝色的房顶在晨晖的映照下,一派生机,好一幅田野晨景图。这6栋房舍是新建的牛舍,已成为拉动该村经济发展的新项目。
赵岗村党总支书记徐玉召告诉笔者,这是我村村民赵明新建的牛舍,她今年49岁,是个聪明能干的老板。他们投资1500万元,成立了新野县裕垚养殖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份筹建,7月份建成使用,目前有肉牛340头。实行工厂化育肥模式,从内蒙古拉回牛犊,在公司里育肥,屠宰后除了销往酒店、制作牛肉臊子之外,还销往郑州、武汉等地,年出栏1000多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参观牛舍,一排排肉牛正在吃草,津津有味。育肥师傅不时添加草料,喂养肉牛。师傅赵全友对笔者说:“我们有12个工人,平时喂养牛,打扫卫生,整理饲料备用。每天吃住在公司,月收入1200元。这是在家门口的公司,我们还能照顾家务,打工、生产、家务三不误。”
郭玉安,是赵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该公司的一名工人。他说:“我媳妇是肢体三级残,还有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病。是党的政策好啊!除了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外,还享受产业扶贫。这不,村里建起养牛场,村支部帮俺找了喂养仔牛的工作,让俺多方面增加收入。平时这里的活儿不重,时间也自由,也能照顾家里。我今年已收入不少了,肯定要脱贫啦。”
总经理赵明告诉我们,公司周围的几个村,都有养牛的习惯,也是农户经济收入的一项来源。我们公司平时也做收购业务,按市场价收购附近村里的肉牛,在这里喂养。有的乡亲也看中了公司的仔牛,买回去饲养育肥,增加收入。可以说,公司的成立,为乡亲们增加了市场,增加了致富门路。我们公司计划养殖600—800头,这样就可以带动乡亲们养牛,从而形成产业,那时,公司、农户都发财。
徐玉召又告诉我们,该公司是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建有适应的粪便储存场、污水贮存池,防污设施齐全。这就为下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发展肉牛养殖,不仅是发展乡村经济,为脱贫攻坚做贡献,还要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供稿: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政府
编辑:申圳
初审:任传坤
终审:邹威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敏任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