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活故宫馆藏文物 《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登陆深圳
“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11日下午在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开幕。 郑小红 摄
“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11日下午在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开幕。
该展览由故宫博物院与深圳招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故宫院藏清代《海错图》为蓝本,运用数字科技,生动地再现了聂璜笔下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世界,并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与公教活动,带领观众了解海洋生物习性、认识海洋文明,感受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展览在深圳结束首展后,将巡展至北京、上海等城市。
“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11日下午在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开幕。 郑小红 摄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闫宏斌表示,展览既运用数字科技、也聘请学术团队严密考证,很好地复活了故宫的馆藏文物,对于故宫文化走出去、提升观众文化自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未来,双方还将围绕《兽谱》、《鸟谱》等馆藏画谱,在展览开发、公共教育、出版等方面持续合作,为粤港澳湾区带来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
故宫出版社文化旅游编辑室副主任徐海在讲座中说,故宫总藏画谱116件,《海错图》是其中唯一一部由民间画师所绘的图谱。
“海错”是中国古代对种类繁多的海产品的统称。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聂璜走访河北、天津、浙江、福建多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探访海客、渔民,将他看到、听到的海洋生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终于在1698年完成了一部记载了371种生物的《海错图》册页。作者不但用画笔记录了海洋生物的外形特征,还往往附上小诗一首,并附带介绍海味的烹饪方法与口味,以及“黄鱼化鸭”“刺豚变豪猪”“麻雀化花蛤”“虎鲨变虎”等奇幻故事。雍正四年(1726年),这部书由太监苏培盛带入宫中,深受乾隆、嘉庆等皇帝青睐,乾隆更是下令将其编入《石渠宝笈》续篇,以示对该书的喜爱与重视。
“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11日下午在深圳海上世界艺术文化中心开幕。 郑小红 摄
2014年,故宫出版社出版了《清宫海错图》,这部沉寂数百年的旷世奇书得以“走出宫墙”。
此次展览前后耗时数月,主办方邀请专家对《海错图》中300多种生物进行科学考证,对书中全文进行白话翻译。同时,对清代服饰史、清代地理、饮食文化、宫廷传统风俗等进行了大量背景研究考证,确保展览的科学性、专业性、教育性。(记者 郑小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记者今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华能集团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国跃已出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