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辞赋家冷为峰先生激情创作黄鹤楼赋
时间:2019年12月01日来源:市场报网络版《民声面对面》

《民声面对面》山东.日照讯(王文超)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上千首诗词,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然千年竟无辞赋等文章传世,有负黄鹤楼声望。

2019年金秋10月,当代著名辞赋家冷为峰先生跨越四年半再度登楼,感慨万千,发千古之幽思。冷先生虽为黄鹤楼赋诗十余首,然未为黄鹤楼作赋引以为憾,继创作百校之首北京大学赋、百城之首京都赋、百宗之师孔子赋之后,又倾力创作天下第一名楼黄鹤楼赋,为黄鹤楼厚重文化再添一笔,功莫大焉。该赋综述的黄鹤楼人文历史、景观气象,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章法谨严。文以气为主,气势不输滕王阁序,文笔更胜岳阳楼记,并这两篇文章皆不是赋作。

读之豪情万丈,佳句频出,富有哲理,黄鹤楼大观如在眼前,堪称当今咏楼的第一赋。云楼乾坤立,大江天地流。”开篇以大序幕展开,进入历史的时空。宇宙时近时远,生命亦短亦恒。”登上黄鹤楼,宇宙就在眼前,穿越千年,又如此的遥远,然人的生命同样短暂,为何有人保持永恒生命力,被世人永记。“江以容纳为大,楼以厚重为弘。广博于每积一日,迥远于每高一层。”写出容纳积累才能博大,这样每高一层才能看的更远,不只是视觉的更远,更是眼界的开阔。楼鸣文于千秋,古传道于无限。”指出黄鹤楼因文驰名,因文传道,这也是驰名世界被尊为天下第一楼的原因。眷怀人类为公,高揽乾坤方远。抛却一己之私,甘以天下为念。”发出胸怀天下的大胸襟,不输范公情怀。“非一城之楼,乃天下之观。风物缘何于此至美,人杰缘何于斯立言。”提出黄鹤楼是天下之楼,突出历史的地位;又发出天下风物、人杰为何在此地分别至美、立言,发人深思。“楼之柢在于地固,国之基在于民安。”黄鹤楼几毁几修 ,指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盈虚有数,阴阳有圆。得失千变之外,沉浮万象之间。”指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事物发展总有轮回。“水入江海方成其浩,胸纳乾坤而成其宽。”看出冷先生的胸襟和眼界。“立命惟道义,立世惟诗篇。”指出能为生民立命的惟有道义,天地之间人为大,人道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自古文章千古事,流传于世惟有文章,隐含了黄鹤楼为何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在于有诗有道。

最后我们把此黄鹤楼赋呈上,让我们用心去感悟古人齐聚黄鹤楼吟诗的盛况,更欣赏进入新时代的盛景。

黄鹤楼赋

云楼乾坤立,大江天地流。天敷瑶彩,地蕴膏畴。气吞南浦,云卷西洲。还绮楼于古邑,复绝景以鸿猷。衔两山而拥百湖之秀,襟三镇而贯九省之优。化境化心,人杰源于风物;惟才惟楚,诗光炳于斗牛。楼久证乎兴替,德厚晓以乐忧。欲览天下,必登鹤楼。何以曜于日月,何以阅于春秋。

地以楼盛,楼以文彰。驾长风于浩宇,泛仙槎于苍茫。坤德有其度,乾道宣其常。禀三楚之遒隽,咨一楼之玄黄。下饰矞矞,上挹苍苍。飞檐嵌星,朱甍尽洗于月色;画壁幻影,雕梁弥绕于墨芳。几懂融融梅笛,谁恋历历汉阳。勃勃焉,皇皇焉。捧辰象以为烛,裁云霭以为裳。大桥涌千车之竞,长江载百帆之航。是夜,华灯融星月于一体,广厦合乾坤于斯江。烨熠乎万类,溢美乎八荒。造化之工,富有祥气于阆苑;凌云之笔,赊得文势于汉唐。揽其炜炜,仰其煌煌。一楼察一邑之衰盛,一地瞰一国之颓昌。

鹤楼蕴圣,人文涵经。水融月而成境,楼腾文而为精。楼不在高,却垂丽天之象;山不在峻,亦有纬地之形。题句足窥愁绪,搁笔犹见性情。欲渡欲续兮请缨急①,曾归曾识兮北斗横②。去复去兮鹤遗影,聚复聚兮圣发声。文脉化其魂,何其曜曜;水韵铸其骨,何其铮铮。祛六尘之喧闹,享一处之邃清。逍遥乎山水之乐,放旷乎世外之宁。莫营营于贫贵,莫策策于死生。宇宙时近时远,生命亦短亦恒。江以容纳为大,楼以厚重为弘。广博于每积一日,迥远于每高一层。

仁者与山川为邻,达者与诗书相伴。楼鸣文于千秋,古传道于无限。眷怀人类为公,高揽乾坤方远。抛却一己之私,甘以天下为念。嗟夫,江之象在地,楼之象在天。非一城之楼,乃天下之观。风物缘何于此至美,人杰缘何于斯立言。楼之柢在于地固,国之基在于民安。乃曰,盈虚有数,阴阳有圆。得失千变之外,沉浮万象之间。水入江海方成其浩,胸纳乾坤而成其宽。立命惟道义,立世惟诗篇。岁在戊戌,序属菊月,微风不才,登斯楼也,追远于仙迹,伏惟于前贤。

注:①岳飞 曾题黄鹤楼诗: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②范成大 曾题黄鹤楼诗: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辞赋家冷为峰先生激情创作黄鹤楼赋

作者简历:冷为峰,笔名微风或日照微风,日照人氏,工程技术研究员;词作家、诗人、辞赋家;中赋会副主席,中国辞赋网超级版主、特邀评论员;国家一级诗人,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出版四部诗词集《黄海涛声》、《长河流韵》、《芒鞋留痕》、《微风草吟》。代表作:京都赋、北京大学赋、孔子赋、世界赋、中华赋、人生赋、水赋、齐鲁赋、文明赋、日照赋、茶赋、姜太公故里赋、端午节赋、中秋节赋、时运赋、爱莲赋、竹赋、将进酒。近20篇赋被勒石以刻。北大赋被200多家官网、媒体转发,并接受人民网专访;孔子赋被350多家官网、媒体转发在全国获诗词赋征文大奖400余次;在各种媒体及刊物发表诗词赋1000余首,创作古体格律诗词2900余首,辞赋70篇,兼有楹联、古代散文、歌曲、新诗等文学创作3100余篇。

 

(责编:曹志  审核:王维静)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