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让非遗文化“活”而“新”
时间:2022年03月10日来源:光明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从一线来】

   每年参加全国两会时,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刺绣生产部主任成新湘代表都会带上好几套湘绣服装,今年也不例外。如何传承这些美丽的湘绣,非遗文化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是成新湘代表一直思考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是老而遗、旧而遗。这些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非遗瑰宝,必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种新,要靠我们这代传人努力创新,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成新湘代表说。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血脉根源,文化教育应当与知识教育并行不悖。成新湘代表先后两次提交关于“非遗进校园”的建议,对“非遗进校园”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措施,反映了广大非遗传承人群体在落实推广“非遗进校园”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现在,“非遗进校园”已经在各地多所学校开展起来,并取得积极的成效,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青少年学生面带笑容走进非遗研习场所,学习体验非遗项目,非遗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成新湘代表深有感触地说,目前我国一些非遗传承发展面临传承人老化、接续乏力的困境。因此,我们非遗传承人要持续激发青年技术人才的活力和动力,让他们潜心学艺,成长为工匠和大师。同时还要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其中,促使非遗事业绵延不绝、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赵嘉伟 龙军)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