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国种业“芯片”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时间:2019年12月11日来源:人民网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长足进展。“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已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从源头上保障了粮食安全。”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暨南繁硅谷建设工作会议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

  在粮食作物方面,我国四大主粮作物经过了4-5次的品种更新换代,在高产、优质、抗病、适宜机械化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每年申请保护的农作物新品种数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优质水稻、节水小麦、高产大豆、机收玉米等品种选育取得了新突破。目前,水稻、小麦、大豆都是自主选育的品种,玉米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85%增长到90%以上。

  除了粮食,棉油果菜茶等作物品种自主创新能力也显著增强。抗虫棉基本实现国产化,主要油料作物都是自主品种,蔬菜的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0%。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国外品种,比如部分设施蔬菜,主要是为了调整结构,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同时,我国主要畜禽核心种源的自给率达到70%以上。

  在保障自给的基础上,部分优良品种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据袁隆平院士介绍,我国第三代杂交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继续保持国际领先优势。我国企业将杂交稻等品种成功推广到世界,目前国外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1亿亩以上,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做出了中国贡献。此外,我国玉米、棉花、谷子等作物品种,也在国外得到推广种植,受到当地的欢迎。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科研平台,全国70%以上的新品种要经过南繁选育。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农业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和海南省政府印发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启动了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重大工程建设,海南省划定了26.8万亩南繁保护区、5.3万亩核心区,科研配套服务区已经开工建设。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海南省政府,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导创新资源、技术、人才、资本聚集,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