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河南讯 (通讯员 崔国安 ) 日前,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瓦亭陂村党群服务中心座无虚席,已脱贫和未脱贫的农户齐聚一堂,参加8月份开展的“贫困户讲评会暨脱贫故事会”。在会上,不少户谈起了自己的脱贫计划,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3位特殊贫困户的讲解,更令人感动,她们就是失去丈夫、靠勤劳而已脱贫和拟脱贫的3 位巾帼领先人物。
“我叫张小花,今年49岁,4组贫困户,丈夫去世早,我拉扯两个上初中的孩子,很不容易。我家有15亩耕地,全凭我的勤劳,庄稼收成也好。去年,我还在产业集聚区一家纺织厂上班,今年,我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到乡扶贫车间上班,每月收入2600元。几项收入加起来,2019年我可以光荣脱贫了。”张小花认真讲述,充满了激动之情。
“我叫李秀梅,今年38岁,也是4组的贫困户。丈夫去世后,乡亲们看到我们娘三个不容易,让我们当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近4年来,我凭借自身力量,照顾儿女上学读书,种好家里的5.5亩耕地,还到上港街的店铺里打工,每月的收入也是2600元。本来我不打算去打工,但是乡村干部关心我,多次劝说我,还给我介绍工作。我不能就此贫困下去,要趁着年轻多做工作,脱贫致富,儿女脸上也有光。我还要持续努力,争取在2019年光荣脱贫。”李秀梅说出了心里话。
“脱贫的日子很有意义。”发言的是9组已脱贫户郭爱翠,今年43岁。丈夫去世后,她因家庭负担重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在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鼓励下,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我耕耘着5亩田地,还在产业集聚区一家棉纺企业打工,儿子上大学也得到了奖学金,真正是靠勤劳致富的。2018年我光荣脱贫,现在过得才是好日子。”幸福写在了她的脸上。
在讲评阶段,瓦亭陂村支书钱蒲军进行了认真总结。他说,以上3名巾帼女杰的讲述,直接点出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勤劳可以致富,勤奋可以脱贫,只要我们精神不滑坡,就能够战胜困难,就能够脱贫过上好日子。我村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离县产业集聚区近,有乡扶贫车间,都可以找到工作,都可以有好的收入。同时,我们享受着行业政策,做好公益岗位,就一定会如期脱贫,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大道。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据中国一汽集团官方微信消息,6月27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