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民声面对面——新野县新甸铺镇作风建设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19年07月06日来源:市场报网络版《民声面对面》

《民声面对面》河南讯(通讯员 陶俊涛)今年以来,新甸铺镇按照县“作风建设提升年”的要求,狠抓镇村干部作风,用铁的纪律,过硬的作风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扑下身子,进村入户,务实重干,用作风上转变、辛勤的付出,助力乡村振兴。

一、干字当头,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执行能力。

一是新甸铺镇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好脱贫攻坚、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等三大攻坚工作,为使各项工作做到实处,镇里成立八大工作专班: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危房改造、高铁建设、健康、教育扶贫、信访稳定、空心村改造、集镇建管、志智双扶等均有班子成员负责,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办事。二是在压实责任的同时,狠抓任务的落实,镇里成立两个督查组,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各带一个督查组,不定时间,不打招呼,对以上各项工作进行督查,对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立即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立刻解决的,由工作专班制定出整改方案、按时间节点抓落实,镇督查组适时组织“回头看”。对组织不力,敷衍塞责镇村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

二、务实重干,打造田园新野核心区。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建设“三个新甸”,打造田园新野核心区为目标,以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围绕津湾万亩桃园做好产业文章。新甸铺镇高度重视津湾村这张名片,近年来,共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现在的津湾村,三产融合发展,全村和桃相关产业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已建成生态宜居的南阳市“十大美丽乡村”,全村600多户住上了小别墅,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津湾已成为豫鄂两省远近闻名的优质桃生产基地和桃花观光休闲地。昔日的荒滩变成了今日的“金银滩”、“聚宝盆”。“美佳、松森、大黄桃”等优质桃品种,远销全国各地。津湾村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桃花文化艺术节,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现在,津湾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乡村振兴总要求,深度推进三产融合,拉伸产业链条,向“富美”更深层次迈进,并且津湾的示范效应带动黑龙等村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

三、狠抓项目建设,在做中求落实。

新甸铺镇始终把项目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抓紧抓实“河南省特色古镇项目”,树立抓项目建设就是抓责任,抓落实的观念。通过镇村的共同努力,古镇新甸铺镇已焕发新颜,呈现出勃勃生机,西环路采砖铺装升级改造、重建“自流古井”游园,西区党建文化广场建设等已见成效。

新甸铺镇在抓集镇建设的同时,加强“空心村”整治工作,把集体节约利用土地和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又壮大了集体经济力量。在服务高铁建设上,镇党委高度重视,所涉及的9个村从初期的青苗补偿、辅道建设到后期的房屋拆迁、安置小区建设,镇村干部转变作风,进村入户做工作,服务“国字号”工程,建成全县最大的骆湾村高铁安置小区。在高铁通道林建设上,已栽植400余亩。黑龙村的惠龙中草药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种植杭白菊、苏北菊1200多亩,带动本村及周边各村贫困户前去务工,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现在的新甸铺镇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在打造“津湾”这张乡村观光休闲游名片的同时,抓好黑龙菊花产业基地扩规模,持续推进艾庄、元帅等村空心村改造工作,增强全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