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新野讯(通讯员:崔国安)最近一段时间,新野县上港乡鑫福源专业合作社显得格外繁忙,今年第一季蒲公英获得丰收,社员们早出晚归,收割蒲公英苗,制作蒲公英茶,装车外运。合作社理事长陶富文、刘姣云夫妇十分高兴,望着忙碌的人群和制成的茶品,感慨道:“新品试验成功,表明蒲公英在本地可以大规模种植,可为社员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让大家早日致富”。
今年52岁的陶富文,是该乡岗南村7组村民,一直做着粮食购销生意,诚信经营,礼貌待人,让他的生意平稳,日子殷实。2018年3月,经朋友介绍,他接触到了蒲公英制茶行业,对蒲公英大面积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夫妇俩一合计,可以一试,走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2018年10月,陶富文成立了鑫福源专业合作社,投资100万元,租地200亩,种植蒲公英。他对村民宣传,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平,无毒,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精割叶可以制茶,落地叶为中草药,发展前途十分广阔。加入专业合作社可以在耕作、收割季节务工,也可以土地入股,享受每亩年1000元的租地收入。经过报名,有54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其中岗南村贫困户7户。在种植过程中,陶富文及时请教技术员,上网查找资料,学到了不少高产技巧。他将学来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务工社员,让大家掌握和运用。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努力,蒲公英大获丰收,亩产达6000斤。
收获期用工量很大,陶富文雇佣了60多人,其中半数为周边村的贫困户。为尽快收割,他采取了计件工资制,每收割1斤支付0.15元,当日结算,每人每天收入在100元左右。收割是不太劳累的活动,一般女劳力居多,适用于接送孩子和老年人群。岗南村贫困户钞耕地、刘建德、陶光建身体都有病,但在合作社里能正常出工,收入也不少。贫困户宋改兰说:“我年岁大了,需要及时接送孩子。可是合作社农忙时需要大量劳力,我也能收割,每天可以收入80元。合作社带领我们脱贫致富,真是个大好事。”
为使蒲公英加工增值,陶富文又投资18万元,购置了一套制茶设备。精制蒲公英茶。经过质检和精心包装,产品远销浙江、广东多家药厂。陶富文给我们算了一笔帐:蒲公英年收6-7季,每季6000斤,每亩地净收入2000元,每年每亩收入12000元,每年给社员支付工资60万元,人均增收1万元。下一步,再动员社员以土地入股,参与经营分红,再发展200亩,让更多的社员尤其是贫困户务工、分红脱贫,走上致富路。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记者今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华能集团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国跃已出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