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
“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在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回辉村礼拜寺的石灰墙上,一条长10米、宽0.5米,用紫红土写成的大幅标语,无声地讲述着历史的故事。
1935年4月30日,中央红军进驻寻甸柯渡,总部就设在了柯渡村里的四合院,还有部分红军住在清真寺里。当时寺里的掌教金阿訇热情接待了红军。两位红军干部还到金阿訇家里交谈、吃饭,了解当地生产生活风俗。
为了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发动群众,红军在村里积极开展口头宣传和张贴标语,写满了整个坝子。“红军绝对不拉夫!”“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建立工农自己的苏维埃政权!”一条条标语成为红军进行社会动员的生动写照。
历经84年,很多标语已经难寻踪迹,而“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这条标语却完好地保存下来,这珍贵的历史遗存背后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佳话。
当时,一个红军战士因为不了解当地习俗,差点与村里百姓发生冲突。朱德总司令了解情况后,带着红军战士亲自到清真寺的金阿訇处赔礼道歉,并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和党的民族政策,让人写下了这条14个字的大标语。
金阿訇的后人金荣才回忆道,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听爷爷讲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寻甸的事情。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四处搜捕红军留下的伤病员,强迫百姓铲除红军标语。“爷爷和村民一起砍来厚厚的烧柴,堆在标语前,才躲过了敌人的搜寻。这也是红军和我们回族人民心连心的见证。”
红军在柯渡停留的时间虽短,却给当地群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群众纷纷给红军送柴、送菜、送鸡蛋,有老大妈连夜给红军打草鞋,有村民提出为红军带路,还有回族青年主动要求加入红军。12名有志的回族青年被编成回民班。
过去的柯渡镇上,几乎所有人都认识一位叫毕发斗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当年回民班中的一员。长征路上,回民班战斗英勇顽强。到夹金山时,毕发斗因后脑勺中弹无法前行,留在当地老乡家养伤,伤好后没能赶上大部队,历经艰险又回到了老家。除毕发斗外,其他一路并肩作战的回族兄弟都牺牲在了长征路上。毕发斗去世前一直为群众义务讲解红军长征的故事,临终时,他还叮嘱后人,坟头一定要朝着红军来时的方向。
“爷爷一直说,参加红军是他一生最光荣的事。”毕发斗的孙子毕发刚说,“我母亲和姐姐都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红色基因在我们身上一直流传。”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1日 02 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民声面对面》陕西讯(通讯员 李万智高晓邦)7月15日,陕北矿业涌鑫公司召开党委中心组“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