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贪凉胃寒,熬锅黄颡鱼紫苏汤
时间:2019年07月22日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贪凉胃寒,熬锅黄颡鱼紫苏汤

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 钟卫红 □ 中医师 禤影妍

夏季,受到冷气和冷饮双重“夹击”的脾胃很受伤,甚至有人患上了“冷伤风”。怕冷、脖颈僵硬、鼻塞流涕、食欲不振、周身酸痛、困倦乏力、大便稀溏等是寒湿困脾的主要症状。此时,不妨做一锅黄颡(音sǎng)鱼鲜紫苏汤,有温振脾阳、祛湿醒胃、发散解表的功效。

做法为:取鲜紫苏叶80克、黄颡鱼两条(各150克左右)、姜一块、香菜一把、胡椒粉适量;黄颡鱼宰杀并清洗干净后,用厨房吸水纸吸干水分备用;鲜紫苏、香菜洗净,姜刮皮拍扁,胡椒粒研磨成粉;热锅冷油,以中小火把黄颡鱼煎至微微金黄,淋入少许热水,随后再加入姜块和清水约3~5碗,大火滚沸后改小火滚10分钟左右,放入紫苏叶和香菜,撒入胡椒粉,调味后即可食用。

紫苏是夏季时鲜菜,在本方中是主料,乡野田间随处可见。紫苏芳香扑鼻,脆嫩可口。其味辛性温,有发散解表、暖胃散寒、行气化湿、解腻开胃的功效。民间常用鲜紫苏治疗风寒或寒湿感冒初起之表证,或搭配其他寒凉、肥腻的食物或海鲜一起食用,以达到和正解毒、消滞解腻的目的,药食兼用。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辣丁)肉质鲜嫩少刺,味甘性平,能滋补健脾、养阳醒胃、利水化湿,对产妇还有生乳通乳的功效。黄颡鱼非常适合夏季消耗大、气血不足、着凉感冒、胃口难开的人作药膳用。生姜辛温,主发散走窜,能解表发汗、祛湿散寒、温中止呕、增进食欲。香菜辛香升散发汗,暖胃驱寒。胡椒味辛性热,不但能温中行气止痛,而且有辟腥、解腻的功效。全方搭配简单,芳香化湿,行气和胃,为当季时鲜汤品。

夏日涉雨受寒,或长时间吹空调,久坐少动,再加上嗜食生冷寒凉之物,以致寒湿束表,脾胃为湿浊所困。该汤能补充身体元气,帮助感冒痊愈和胃口恢复。此汤性偏温,表现为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盗汗遗精、两颧潮红、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阴虚火旺症状,以及表现为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黏腻不爽、小便不利或黄赤等湿热内蕴症状者慎用。▲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