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野县上庄乡:扶贫“小车间”脱贫“大作为”
时间:2019年09月04日来源:市场报网络版《民声面对面》

民声面对面》河南讯通讯员 崔国安 近年来,上庄乡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实施产业、就业、创业和基础保障政策全落地工程,围绕高质量脱贫目标重抓干部作风、环境整治和问题整改,聚焦聚力就业和产业脱贫这一“造血”工程,建好扶贫就业车间,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带动一大批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路

突出带贫选项目。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就业发展条件,针对贫困户文化层次低、不愿或不能出门打工等实际情况,我们立足本地,寻找投资成本低、产品销路好、劳动密集且便于复制推广的本地企业。在工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全面摸排,确定了包装绳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做为扶贫车间建设的重点。

  建好车间求实效。2018年打造的杨营村华科绳业就业扶贫车间一方面就业门槛低,简单易学好操作,特别适合本乡年迈体弱贫困户。另一方面产品用途广,销路好,每吨成品常年稳定在7000元左右,持续稳定带贫能力强。在群众的强烈期盼下,邓庄村也建立了华科绳业扶贫车间目前,2个车间实现了杨营、老龙镇、康营、王寨、马集、邓庄、田庄等周边10个村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全覆盖。此外,华科绳业到云南、贵州等地考察,并与当地企业签订了供销合同,新增塑料绳、尼龙绳生产线,打算从扶贫车间到绳产业上求转变、做文章。

  打造基地,拉长产业链条出实招。借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家庭农场+基地+党支部+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党支部+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因户因人开展帮扶。依托晚秋黄梨种植基地,引进山东大明姑果品深加工企业,建成农产品深加工扶贫车间,使全乡黄梨产业初步实现了果品销售订单化、储存分拣工厂化、果品加工品牌化,极大的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近期,新设的明姑饮品直营店,逐渐扩大了上庄特色农产品在新野的影响力。

  因人施策促增收。一方面因人设岗。在车间用工上,针对贫困户劳动力不同,安排不同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因户施策。在车间接纳贫困群众就业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志智”双扶,针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杨营扶贫车间免费提供原料、设备和技术指导,鼓励其发展家庭式小作坊,实行业务外包;对一月连续在车间工作25天以上的贫困户,月工资超过500元的,公司发放全勤奖,并且政府每月发放400月补贴作为奖励,从事外包的贫困户,月工资达到400元的,每月政府发放200元补贴作为奖励,切实提升贫困户劳动积极性,激发其内生动力。马集明姑食品扶贫车间因订单多,近期,打算招夜班工人,在车间工作的几个白班贫困户自愿报名加班。

 

  党建引领保运行。在扶贫车间的运行上,我们采用“企业+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村党支部在企业和贫困户之间起到了关键纽带作用,确保了扶贫车间持续稳定健康运行。一是组织招工。车间建成后,由所在村党支部负责用人招工,并优先推荐贫困户到车间工作。二是监督管理。一方面监督贫困户严格遵守车间制度,另一方面监督企业按时发放工资和劳动补贴,保障合法权益。三是上门服务。在村支部设立就业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贫困户提供上门服务,如:康营村党支部安排贫困党员贺凤参,一人负责14户贫困户用料送货服务,确保了这部分贫困户足不出户实现就业。

 扶贫“小车间”,脱贫“大作为”。扶贫车间打破了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格局,激发了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忙时务农,闲时务工”逐渐成为上庄群众生产生活的新常态。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