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安徽金寨:疫情隔离显温情∣老人返院如归家
时间:2020年04月08日来源:民声面对面

《民声面对面》安徽讯(通讯员 王明“我总算能回来了,我做梦都在养老院里,我太想你们了……”。 2020年3月4日上午8点,金寨县燕子河镇康养中心,一辆私家车缓缓停下,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余大信老人颤巍巍的下了车,不待人扶,几步紧走,一把抱住早早候在大门口的卢德芳院长如是说。老人嘴里不停唠叨,众人眼里已满是泪花。

“接她回家过春节,初一就要回养老院,大雪封路不能走,接着是疫情不能回,天天磨着我和院长微信视频,天天念叨啥时能回去,几十年了也没见她对我这么亲热过”。送她回来的侄女说不出是嗔怪还是嫉妒。

安徽金寨:疫情隔离显温情∣老人返院如归家

新冠肺炎疫情养老机构封闭管控期间,春节外出未能及时返回康养中心的特困老人有300多人,像余大信老人这样亲院如家的暖心故事,全县24家康养中心都有发生。以前院里老人回家过节总想多待几天,2020年的春节,院外的老人都急着、盼着、吵着要返院。这一切变化,源于金寨县2018年以来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的大力实施,源于敬老院社会化托管运营放管服改革的全面推进。

促达标,高品质建家

2019年10月29日,是金寨县张冲乡敬老院老人乔迁新居的喜庆日子,新落成的张冲乡康养中心,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上午8点,老人们在众人的簇拥下,在喧闹的锣鼓鞭炮声中,欢欢喜喜走进了宽敞明亮的康养中心。房间早已预备好了,窗帘是新的,衣柜是新的,床褥被子也是新的,房间里有空调、有电视、有独立卫生间......“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孤寡老人,如今也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感激不尽啊!”江国春老人激动得落泪。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金寨县不断加大敬老院改造力度,供养条件有所改善,但总体上基础设施较差,厨卫、洗浴、供暖等无障碍、适老化标准不达标。很大部分敬老院是利用学校等闲置公房改建,养老配套服务功能差,还有部分敬老院位于地质灾害点,存在安全隐患。

“养老机构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大,公益性养老服务利润率低,资金回笼周期长,靠社会化经营方投入资金实施养老机构改造提升,推进难度大,标准低。” 金寨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王明鑫介绍说。

安徽金寨:疫情隔离显温情∣老人返院如归家

2018年以来,金寨县围绕“清隐患、防风险、补短板、促达标、转机制、提质量”目标任务,确定“一次性布局规划设计,分阶段改造升级”工作思路,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设资金,改造16所、新建8所,全县24个乡镇敬老院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工程。现有床位数2811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803张。

改造提升后的敬老院,硬件设施条件全部达到国家养老服务机构规范标准。安全设施管理专业化,喷淋烟感消防系统全面建成使用,微型消防站配备到位,全县统一采购消防系统维保服务保障运营,养老机构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厨房餐厅高标准建设,不锈钢质操作台、灶具、冰箱、消毒柜、食品留样柜等设施设备齐全,机构全部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得到保障。老人房间设立单独卫生间(部分改造敬老院设置楼层公用卫生间、淋浴房),供暖、洗浴、家居、一键呼叫防护等设施一体化配备,衣柜床头柜、空调电视等一应俱全。室内外安装防跌倒护栏,增加防滑措施,配备电梯、智能护理床、轮椅等设施设备。养老机构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到位,失能半失能人员养护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转机制,高效益运管

为提升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水平,有效增加养老服务供给,金寨县全面实施敬老院社会化托管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推进敬老院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截至2019年底,全县24所乡镇敬老院有14家公司参与社会化托管经营,转型率100%。

乡镇敬老院托管经营后,政府部门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由做具体养老服务的“运动员”,转变为扶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教练员”和监督养老服务质量的“裁判员”。“午餐菜谱:猪肉烧千张、大白菜炖粉条、青椒土豆丝、西红柿蛋汤”每到饭点,南溪镇民政办主任杜光星都会准时收到康养中心发来的微信信息和照片,直观全面的加强日常监管。

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托管费用实行政府补贴制,自理老人720元/人.月;半失能1500元/人.月标准;失能2500元/人.月,除中央、省市供养资金外,由县财政兜底,按人按月拨付至康养中心账户。

敬老院转型后运营管理由企业自主经营,在承担辖区内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职责基础上,企业可以开展社会人员养老服务,招收自费入住老人,有效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

提质量,高水平服务

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建立绩效评估、奖优罚劣和黑名单淘汰机制,是推进养老社会化运营改革深入发展的制度保障。围绕安全管理、值班巡查、财务管理、膳食管理、生产管理、卫生管理、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内容,金寨县养老服务规范标准细化近百项措施,抓标准促规范,院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为之一变。院容院貌明显改观,食堂、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居住房间干净无异味。饭菜新鲜卫生,荤素搭配得当。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人等老人饮食起居、个人卫生护理得体,老人反映良好。

“我们家的老小孩”,是沙河乡康养中心负责人宗小香的口头禅,她以院为家,视老人为亲人,带老人做游戏,买玩具供老人消遣,把老人当小孩哄。她接管敬老院后,亲自动手为身体不便的老人洗澡,一时成为周边群众口口相传的敬老佳话。

长岭乡康养中心二楼活动室里,摆放簸箕、石磨等老旧农器具,负责人说是为了让老人睹物思情,预防延缓老年孤独痴呆症,有创意,更有爱心。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康复护理服务能力,金寨县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一并推进。县域医疗机构均设立康复养老区,为有康复护理需求的老人提供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床位可无缝切换,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特困人员在医疗机构康复期间,合规医疗费用由医保100%报销,生活和护理费用由集中供养经费按天据实核算。

双河康养中心着力推进医养结合模式探索,托管经营方与村卫生室签订合作协议,给付每月1000元工资,村卫生室医生每天到康养中心护理站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做好慢性病管理,有病及时医治。

安徽金寨:疫情隔离显温情∣老人返院如归家

青山康养中心门口,一个小伙把一辆轮椅和几包纸尿裤送给工作人员,他说他妈妈走了,用不着了,如果春节不把妈妈接回家,如果没有肺炎疫情早点把妈妈送回来,他妈妈就不会走,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护理失能的妈妈。他向罗小燕院长深深的鞠了一躬,有愧疚、有感恩......

截至目前,转型后的康养中心社会化养老已达162人,全县特困人员6575人,在机构集中供养961人,集中供养率15%,较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904人,已完成集中供养597人,占比66%,较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机构入住率从原来38%提高到目前的64%,越来越多的社会老人进入康养中心。

 

责编:毛  

初审:任传坤

终审:邹威宏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