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河南讯(通讯员 程蕾 张陶博)“刘委员,感谢你们三年来对我们家扶贫帮助,给我们修了房子,又给我儿子找了工作!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啊!”杨庄村贫困户杨安才感激地说。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以“贫困”为起点,自强不息,努力摘掉贫困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未来。他叫杨安才,今年70岁,杨庄村村民,一家6口人。他的妻子、儿媳患有残疾,两个孙子在校读书,家中只有他和儿子两个劳动力。
2017年初,杨庄村脱贫责任组长刘正枫了解到杨安才家庭情况后,分析杨安才贫穷的主要原因是缺技术,于是,对症下药,他们帮杨安才制定了详细系统的帮扶计划,一次又一次的落实各项行业政策,力争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让他们家参加了大葱和花生的技术培训,掌握了专业的种植和防病技术,动员他们种植乡主导产业大葱,增加稳定持续收入。并且申请专项资金将杨安才家的烂瓦房进行了七改一增,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又给杨安才一家办理了4个农村低保,县里为他们家6口人代缴了合作医疗费和养老保险。看到刘委员同村里帮助自家修缮了房子,全家人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看病也有了保障,杨安才打心眼里感激这些扶贫干部,逢人就说共产党好,扶贫政策好!
6月初,杨安才到村部找到刘委员不好意思的说:“能不能给我们娃找个工作干干。”刘委员询问后才知道,杨安才在外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现在正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安慰道:“你先别着急。”刘正枫思考了一下,想起来村里还有个公益岗位的名额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跟他说道:“村里还有个维护村里环境的公益岗位,如果想干的话,回去让他写个申请书,然后我跟乡里协调一下。”随后,杨安才的儿子成了村里的保洁员,每天都把大队部打扫的干干净净,并且增加了家庭的收入。
杨安才看到现在越来越好的生活,遇到乡村干部就说:“多亏了你们扶贫干部的帮扶,使我们的贫困家庭有了今天美好的生活,还给我儿子安置了工作,要不是有你们真不知道我们现在的日子该怎么过啊!”。刘委员忙说:“这都是党的政策好,你们可是习总书记最牵挂的人。这都是我们应尽的工作。”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敏任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