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湖南讯(通讯员 陈青延 孙志明 曹敏)走进南县益丰垸村王正来、童全球、余潮清三户已脱贫的贫困户家,红砖青瓦的住房,花草环抱的禾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般的田园生活映入眼帘。陪同我们进行采访的村党总支书邹丽平说,这三户贫困户,都是通过村支两委和县广播电视台驻村帮扶工作队扶贫扶志,振奋精神,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发展产业,分别于2016年与2017年,脱贫致富的。
莲藕架起致富桥
益丰垸村金华片的贫困户余潮清,全家七口人,五年前,家人因病致贫。20106年元月初,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后,与村支两委干部进入他家扶贫扶志,使他们一家人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身的能力,苦练内功,增强造血功能,采取藕虾共作的模式,发展产业,增加家庭收入。在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干部的协调下,余潮清一家人,除经营自家的十四亩责任田外,还通过土地流转,租赁了本组村民的十六责任田,开展藕虾生产。
在藕虾共作期间,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聘请技术专家,定期给他家的藕虾生产进行指导,保证了他家的藕虾正常生长。虾藕上市时,村支两委和帮扶工作队又积极给他家联系销售市场与调运婆家。
花开自引蜂蝶来,梧高自有凤凰栖。余潮清一家三十亩藕虾田,生产出来高质量的虾藕,在村干部与扶贫干部的宣传和推广下,引来了络绎不绝的虾藕贩子收购。
一年下来,余潮清家三十亩藕虾田,每亩小龙虾纯收入三千元,每亩藕纯收入六千元。到2017年底,余潮清一家,短短两年时间,就退出了贫困户系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废亩变成聚宝盆
益丰垸村益丰片的贫困户王正来,一家三口人,2014年,家人因病因学致贫。2015年,驻村工作队进村帮扶以后,与村支两委干部一道,对他家进行扶贫扶志工作,唤起了他家自力更生的精气神。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鼓励他家发展稻虾产业。经过扶贫干部与村干部帮扶下,王正来振奋精神,除在自家十亩责田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外,还自告奋勇地承包了村里十亩多年来无人开发的荒田废塘,发展稻虾产业。在此同时,村支两委还积极为他家引进虾苗,使他家发家致富。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在王正来一家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经营下,他家一年的稻虾纯收入就达到了十六万多元。
2016年底,他家拆除低矮潮湿的泥砖房,盖起了一栋小洋房。小洋房虽然只盖了一层高,但青砖红瓦,窗明几净,绿树掩映,花草簇拥。
土地流转助脱贫
有道是:爱拼才会赢。益丰垸村的贫困户童全球,一家四口人。2014年下半年,家里两人因膀胱癌致贫。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干部上户对他家开展扶贫扶志工作后,他们一家人没有丧气,没有消沉下去。别看童全球个子矮小,但他有一种巨人的胆识与力量。
2015年初,在村支两委的协调下,童全球除了自家的十亩责任田养殖小龙虾外,还大胆地通过土地流转,租赁了左邻右舍村民的二十七亩承包田,发展稻虾产业。
租赁稻田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前两年,村里每年先后几次聘请技术专家来村部传授稻虾共生技术课时候,童全球每次都是带着笔记本,按时赶到村部,聚精会神地聆听专家讲课。
知识就是力里,知识就是财富。专家讲授的技术,给童全球一家发展稻虾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仅两年时间,他家每年的稻虾纯收入达到了近二十万元。
2017年12月,他家盖上一栋汉白玉栏杆,红砖青瓦,两层楼别墅似的楼房,步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行列。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敏任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