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野县城郊乡:“红黑榜”让道德在贫困户中流行起来
时间:2019年06月26日来源:市场报网络版《民声面对面》

《民声面对面》河南讯(通讯员 鲁凯伦“人无德不兴,扶贫应扶志先行”。脱贫攻坚离不开每一个帮扶干部以及社会公众的努力,更离不开贫困户自身的转变,尤其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近期,在新野县城郊乡,“红黑榜”成了乡亲们热议的话题,以前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吃饭没”,现在见面都笑问“上红黑榜没”。“俺们组有人这回评上了‘红榜’,村里奖了二斤鸡蛋,她全给婆婆了,自己一个都没留!”“有人因为好吃懒做,不好好干公益岗被评了‘黑榜’,乡村干部轮流上门批评教育,羞得他这两天都不敢出门,见人都低着头!”

新野县城郊乡:“红黑榜”让道德在贫困户中流行起来      

    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出现诸如个别贫困户好逸恶劳、不孝敬老人、家庭不和睦,部分贫困户存在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仅仅依靠政府“输血”不自己主动“造血”而致贫返贫的现象,新野县城郊乡充分利用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在各村成立“红黑榜”评选委员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德高望重的乡贤乡绅、“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专家、老战士),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贫困户“红黑榜”评选公布活动,把讲文明守道德、勤奋进取、热心公益、孝老爱亲的贫困户在红榜公布;把不讲卫生、好吃懒做、自私自利、不守公德、没事找事吵架斗殴、虐待老人打骂妻儿的户在黑榜公布,让群众管理群众,让群众教育群众,让群众帮带群众,催生脱贫内生动力,实现“黑户”向“红户”转变。
      通过“红黑榜”评选活动,把“红户”亮出来、“黑户”现出来,“红户”促“黑户”、“黑户”变“红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流行起来,倡导了“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等良好社会风气,激发了贫困户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