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让碎屏险成“闹心险”
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越来越薄,碎屏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人为损坏的故障不在厂家质保范围内,且换屏费用不菲,于是不少商家便瞄准商机推出“碎屏险”服务,其价格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并宣称“屏碎不再心碎”“再也不怕屏碎”。但有媒体近日调查发现,“碎屏险”并非商家宣传的那么好,有些消费者买了“碎屏险”反而更闹心。
从实践看,许多“碎屏险”名不副实,暗藏风险。其中,典型的例子如消费者不小心将手机屏幕摔碎了,按照合约,商家尽管同意给换屏,但要么换的是“水货”,要么只给换外层玻璃不换液晶屏,结果手机旧的问题没解决,又产生了新问题。有的即便还在质保期内,但由于手机已经换了非原装屏,厂家售后无法解决,只能自己另想办法。
实际上,手机“碎屏险”或者延保服务通常都应是原厂维修。消费者购买了“碎屏险”但经营者提供的却是非厂家保修,致使消费者陷入手机修不好、原手机厂家不接受的两难境地,这已经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财产权,不能坐视不管。
对于手机“碎屏险”服务,经营者应自查自纠,努力改进服务,尽快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消费者花了钱还闹心。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应有的警惕,防止被一些商家单方面的“碎屏险”协议忽悠。更重要的是,有关市场监管部门应守土有责,进一步明确刚性化、可操作的规则,以实际行动回应市场和消费者的关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记者今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华能集团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国跃已出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