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严惩非法买卖偷拍器材行为
本报记者 彭 波 张 璁
7月22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发《小小摄像头 咋就管不住》一文,反映在一些地方的电子城和电商平台上,买卖偷拍设备毫无障碍,对社会公众的隐私权造成严重威胁,涉嫌违反相关法律。
偷拍设备为什么能在市场上畅行无阻?执法机关在打击整治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刑法中明确规定有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此类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对此一直高度关注,从2011年开始,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捣毁100余条涉案非法生产线,查扣、销毁相关器材超过30万件以上,“尤其是在每年的净网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都将此类犯罪列为重点打击对象,破获了多起涉案金额巨大、人数众多的典型案件。”
在谈到执法难点时,该负责人表示,2014年公安部印发了《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鉴定标准和工作程序规定(试行)》,但由于目前对这类器材没有出台司法解释,也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往往只有当公众遭受不法侵害并选择报警后,公安机关才能介入调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偷拍器材管辖划定明确分工,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以及中央网信办等多个部门都承担着相应的管理职能,因此形成部门间的合力至关重要。为了有效打击偷拍犯罪,公安部曾多次与市场监管总局、网信办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但这种联合执法难以形成有效的持续性打击,很容易死灰复燃,不利于从源头打击偷拍黑色产业链。
针对近期本报报道,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太湖县及时整改
努力把好事办好
8月26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登《打了一口没用的井》后,安徽省太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当地天华镇黄镇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立即开展调查。据介绍,近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一系列政策宣传,深入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对前期报道指出的“井”,即工程图纸上标注的“取水口”,进行了改造,同时约谈了黄镇村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要求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把好事办好。
目前,当地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太湖县表示,下一步要加大对基层惠民工程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各项惠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09日 17 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敏任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