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推荐——(作者:范怀娜)“协议保过、不过包退、权威专家授课、历年押中考题……”,随着省考笔试成绩的公布,各类面试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五花八门的宣传噱头让人应接不暇,高到离谱的收费标准更是备受诟病。
面对愈发激烈残酷的就业环境,考生们想要从“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将希望寄托于各类培训机构本无可厚非,但培训机构抓住考生“花钱买心安”的心理,漫天要价实不可取。要营造风清气正的公考培训生态,笔者认为应该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监管力度,使公考培训回归理性。
整饬市场业态,拉低“天价”胆气。良莠不齐的公务员培训机构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有关部门应及时清查和规范公考培训市场,设立培训市场的准入规则,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明确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规范,严格执行登记注册标准,并定期公示培训机构信息。市场监管部门要制定合理学费收费制度,加强价格行为监管,加大查处力度,打击虚假宣传,对没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应当坚决取缔,促使培训机构诚信经营,避免考生盲目选择,更好地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
强化行业自律,增强发展底气。培训机构从属于教育行业,要加强自律能力,以诚信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商业行为,树立正确健康的教育观念,将育才居于经济利益之上,真正地传道、授业、解惑。要以诚信为本,多在为考生宣讲考试政策、节省复习时间、传授必要的答题方法上下功夫,追求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的担当及社会道德的完善。同时,要配备专职专业的培训教师、设置有效的培训课程,加强法制规范和行业监督,实现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相互协作。
转变思想观念,提振成长士气。“纸上得来终觉浅”,公务员履职靠的是平常的积累,磨的是真切的功夫,寄希望于短期培训就可以一劳永逸,显然违背客观规律。考生要端正公考态度,摒弃急功近利心态,勤于思考,在提升内力上下功夫,把精力放在提高实际工作解决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矛盾的应变能力上,注重培养公务精神与业务素养。同时,广大考生也要理性消费,提高辨别能力,增强维权意识与防范意识,面对公考培训热,学会谨慎对待、理性选择,防止受骗。
供稿:昭通市盐津县委组织部
编辑:李双双
初审:任传坤
终审:王维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据中国一汽集团官方微信消息,6月27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