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河南讯(通讯员 崔国安)日前,走进环境优美的上庄乡马集日间照料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惬意的围坐在一起开心聊天、打牌的老人们。 “这里的不仅饭菜好吃,大家聚在一块还能经常拍话、听戏、下棋,这样的日子真舒心!"谈起在日间照料中心的幸福生活,上庄乡马集村贫困户王付才高兴地说。
据悉,除了解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无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和高龄独居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群体脱贫难题,上庄乡建起了以晚秋黄梨、华科绳业、农产品深加工、家具、金银花等为主的扶贫产业基地、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生活两不误。
此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安居工程)工作,对辖区内2016年以来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四类重点对象"的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展质量排查整改活动,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
一项项惠农政策落地落实,一笔笔扶贫资金不断注入,一个个扶贫产业落地生根,一户户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扎扎实实的扶贫举措和有目共睹的脱贫成效,彰显着主动作为的上庄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情怀。
近年来,上庄乡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和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工作目标,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要求,以产业发展为途径加快脱贫步伐,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增强自身发展动力。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方面积极吸纳务工,拓宽收入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基地带动,鼓励发展种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并不断加大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让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为后期持续增收稳固了基础。
充分挖掘产业发展优势,找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精心创建了晚秋黄梨扶贫产业基地、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百亩中草药种植项目等。
同时,积极引进鼓励回创人才在辖区内兴办扶贫车间和企业,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群众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实现了贫困户住有所居、有业可就、劳有所得,为今年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申圳(实习)
初审:张海亮
终审:邹威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原标题:东方网奚亮:了解基层群众“盼思愿”报道团边采访边记着笔记用脚丈量大地,用眼观察时势,用脑萃取精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