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云南讯(通讯员 王泽勇)大关县地处昭通市腹心地带,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投入大,群众生产生活相对滞后,辖8镇1乡84个村(社区),有贫困村8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8个,贫困人口26721户113700人,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及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一、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
近些年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大关普遍实施,随之也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呈现主流舆论与错误思潮持续交锋,使人民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
(一)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自2004年以来,国家取消了延续2600余年的“皇粮”制度,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政策,实施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业直补等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广大农村而言都在一味地在“给”,极少部分群众在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我该得的必得或不得白不得的消极思想,从而萌发“等、靠、要”思想,感恩之心淡薄,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认同感不足。
(二)农村宗教问题潜流已久。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老人和低收入、低文化人群被各种非法宗教、邪教瞄准渗透,形成和主流意识形态抢夺信仰资源、争夺阵地的态势。
(三)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一。现有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加之大众传媒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只是一般,没有实现“分众”的状态,更没有更多的展示主流意识形态与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关联。农民群众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劳动时间限制等,读不懂、学不会、不愿读、不想学的厌学情绪普遍存在。
(四)思想政治工作弱化。部分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譬如在机关往往流于形式,在企业重经济轻思想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农村没有打好组合拳,多是单一式的说教,在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弊端依然存在。党群、干群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干部不理直气壮地讲政策;从一定程度上讲,干部的“做功”提升了,但是“说功”“课功”、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却弱化了。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时刻,大关县委提出了“找问题、补短板、提精神、造环境”的12字脱贫出列方针,坚持扶贫扶志(智)双驱动,切实把扶志(智)宣讲作为扶贫攻坚脱贫摘帽、提升贫困群众精气神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扶志(智)宣讲作为整个农村意识形态工作和广大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总抓手,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实、持之以恒,让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宣讲,增强群众“造血”功能,实现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满意度明显提升、干部工作能力有明显提高。
(一)抓顶层设计,确保推得动。为让扶志(智)宣讲更好地开展,从县委层面建立了一套易操作、易落地、能见效的宣讲机制。即:一个机构、一套方案、一个提纲统领全县扶志(智)宣讲;采取三级宣讲机制,教会群众算好扶贫政策账,让每位群众都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1.建立一个领导机构。在县委宣传部成立扶志(智)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宣讲、编发简报、信息收集等工作。
2.制定一个方案。从县委层面拟定《大关县脱贫攻坚扶志(智)“三联六抓“行动方案》。
3.拟定一个宣讲提纲。县扶志扶智办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些好的家教、家风、家训等范例;各地实施得比较好的村规民约;脱贫攻坚精典故事、在致富路上起到示范作用的致富代表等方面拟定了一个宣讲提纲,供乡(镇)村(社区)的宣讲队参考。
4.组建一支宣讲队伍。由县委有关领导牵头,从县直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县级宣讲队伍,到各乡镇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单元,实现宣讲全覆盖。
5.采取灵活多样的宣讲模式。一是邀请专家讲。结合各乡镇、各村实际邀请老县长蔡朝东、市委党校李晓波老师等名人、名师进行宣讲。二是由干部带头讲。坚持宣讲团团长、副团长带头到乡镇示范宣讲;县、乡(镇)、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退休老干部、各部门积极到村到组宣讲。三是让群众主动讲。在群众中推荐一些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人士讲述过去、感悟现在、展望未来。用群众现身说法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抓基层推动,确保做得实。
1.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阵地管理。对县乡两级宣讲团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扎实开展眼力、脑力、笔力、脚力“四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打好主动仗,当好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2.加强主流宣传,突出正面引导。宜简则简、宜繁则繁,宜多则多、宜少则少,形式灵活多样。一张嘴、一双腿,走到哪、讲到哪,以讲为主、演评结合,在宣讲的基础上,各乡(镇)充分发挥“农家小舞台”和文化轻骑兵的作用,就近就便组织几个节目,广场舞、三句半、快板等形式灵活多样,把脱贫攻坚政策、扫黑除恶知识、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尊师重教等正能量融入到节目中;或采取现场有奖问答的形式,让群众在问答中潜移默化地对相关知识增加了解;开展搓包谷、四人同步、拔河、摸鱼等趣味活动,增进群众间的协作精神,从而实现宣讲的最低成本。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在宣讲中把脱贫攻坚的一些考核指标纳入评议范畴,开展村民小组评、村“两委”评、乡(镇)评。评环境卫生、评尊师重教、评好人好事、评带头致富、评科技种植;不但评好的,还要评差的,评分结果进入积分 “红黑榜”进行公示,评出的优秀对象可以用相应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奖品,大大激发群众一心向好,你追我赶的干事创业激情。
3.加强整合资源,实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专家、文艺表演队、驻村工作队、致富带头人等人员的作用。实行工作联动,奏好“大合唱”,有效解决基层宣传缺人手、缺队伍的问题。同时运用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小广场、小文艺队等“阵地”资源,达到“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目的,从而实现深入基层的广覆盖,推动党的理论政策直达基层群众,“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抓机制建设,确保可持续。宣讲主体由宣传部 、宣讲团唱“独角戏”转变为多部门、多领域“联唱”;宣讲重心由党政领导机关向基层拓展,由领导干部向广大党员群众延伸;宣讲内容由单纯的理论政策宣讲转变到形势政策、历史文化、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卫生科技、就业技能等综合性内容;宣讲理念由传统的说教灌输变为宣讲、帮扶、服务的一体化模式;宣讲方式由固定课堂、单一授课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宣讲形态由“战役性”宣讲向常态化宣讲转变。
(四)抓问题解决,确保过得硬。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转作风与办实事结合起来,从政策的再宣传、群众的再发动再教育再引导等方面着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其脱贫致富,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以新作为、新成效增强农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确保农村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实效。
自2019年3月份启动以来,大关县采取挂图作战,现已开展扶志(智)宣讲3276场次,全县1750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宣讲全覆盖。
三、启示与思考
大关县扶志(智)宣讲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关键在县委、县政府虚工实做,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通过创新形式,使理论政策大众化、通俗化、接地气,把理论政策从讲台深入人心,从书本走向田间地头,打动群众,主要有以下经验和启示:
(一)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必须发挥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基层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阵地,是难点也是“短板”,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宣讲中必须充分发挥专家、文艺表演队、驻村工作队、致富带头人等人员或队伍的作用,选优训强宣讲员,实行工作联动,奏好“大合唱”,从而有效解决基层理论宣讲宣传缺人手、缺队伍的问题。同时要善于运用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小广场、小文艺队等“阵地”资源,达到“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目的,从而实现深入基层的广覆盖,推动党的理论政策直达基层群众。
(二)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必须让群众真心听懂和接受。“宣讲的目的就是要引起群众共鸣。”如何才能把枯燥的理论政策宣传变成强大的“磁场”,吸引群众、感染群众,这是宣讲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宣讲的组织形式、表达方式及内容的设计,都要把单纯的理论教育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表达,将“普通话” 变为“地方话”“土话”,着力改变“台上眉飞色舞,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同时,基层理论宣传还要在让群众得实惠上下功夫,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讲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宣讲方式活了,群众才爱听,从而让基层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聚人气、走进群众。
(三)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必须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社会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基层理论宣传工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大关县扶志(智)宣讲工作,是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山区、贫困、民族、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文化落后等历史条件基础上的创新实践。宣讲主体由宣传部 、宣讲团唱“独角戏”转变为“多部门、多领域联唱”;宣讲重心由党政领导机关向基层拓展,由领导干部向广大党员群众延伸;宣讲内容由单纯的理论政策宣讲转变到形势政策、历史文化、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卫生科技、就业技能等综合性内容;宣讲理念由传统的说教灌输变为宣讲、帮扶、服务的一体化模式;宣讲方式由固定课堂、单一授课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宣讲形态由“战役性”宣讲向常态化宣讲转变。整个扶志(智)宣讲工作取得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大关县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动力。
供稿:大关县委政研室
责编:曹 志
初审:任传坤
终审:邹威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ESG(环境、社会、治
新华社巴黎7月26日电26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朱江)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消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敏任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