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默默奋斗在扶贫一线上的村党总支书记
时间:2019年09月02日来源:市场报网络版《民声面对面》

《民声面对面》云南讯(通讯员 谢斌“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豪迈而坚定。

默默奋斗在扶贫一线上的村党总支书记

大关县翠华镇金海村距县政府所在地6公里,交通方便。东邻翠屏村,南邻联合村,西邻兴隆村,北邻金坪村。辖沙坡、金海、金山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81户,有人口1079人,劳动力664人。全村土地面积6.39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5度,年降水量99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薯类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761亩,人均耕地2.56亩,林地5400亩。

默默奋斗在扶贫一线上的村党总支书记

该村党总支书记陈杰是地地道道的金海村人,出生于1967年,中国共产党员,自1997年任金海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至今,把青春的光和热挥洒在金海这片热土上。23年来,该同志没有获得过任何的荣誉和称号,但始终以金海发展为己任,爱岗敬业、坚持党性、心系群众、公而忘私、攻坚克难,迎刃而上。在他的带领下,金海村修建了安置点,老百姓住上了安全房,7个自然村贯通了柏油路,剩下的4个自然村道路硬化也将实现,全村架通了动力电,广播电视网覆盖率100%,宽带网覆盖率75%,安全饮水管网铺设到每户门前,标准化的卫生室建成并投入运营,全村无一学生辍学,成功举办两届桃花节,并且通过他个人的多方努力,成功引来900多万投资修建化龙桥跨河大桥,一下子使金海村到县城的时间由1.5个小时缩短到了15分钟,村里的环境悄然变了样,老百姓兜里的钱更多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更足了,国家的各种扶贫政策带来的成效越来越显现,金海村已于2016年成为大关县第一个脱贫出列的村。目前全村老百姓正在陈支书的带来下,铆足干劲,乘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风,为了金海村美丽幸福的将来决战在脱贫攻坚战场,同时金海村的党建也将成为全县的示范点。

一是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村党总支书记是脱贫攻坚战中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中坚力量,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陈杰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始终做到保持为民服务的公心、干事创业的决心,首先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要从自身做起。他在工作中团结同志,对待工作尽心尽力,遇到问题,虚心向第一书记和镇级包村工作组成员汇报、研究、探讨。班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员创业带富等活动。他带领村“三委”一班人白天走村入户,和全村的老党员、离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群众谈心谈话,晚上和村“三委”班子成员探讨交流,了解村上的实际情况,查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提高班子成员执行宣传政策的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是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自担任支部书记以来,陈书记就注重学习,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和方针,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精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建业务方面的文件,学习省、市、县和镇的重要会议精神和工作指示,学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时,也组织党总支广大党员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等多种办法,学习一些新政策、 新技能、新知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积极履诺,深刻剖析自我,认真整改存在问题,力争使学习覆盖到每个党员,让更多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成长。

三是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金海村党总支下有3个党支部,有59名党员。“只有发动了党建‘引擎’,才能激活脱贫‘密码’。一个基层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有筑牢脱贫战斗堡垒,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陈杰有感而发。根据工作分工,陈杰重点负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面对农村党员分布分散、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等问题,他积极思考良策,协助各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从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开展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贯彻民主集中制入手,把党支部在脱贫攻坚的堡垒作用发挥出来。积极开展慰问困难老党员、党员义务劳动、“七一”村庄清洁行动等主题党日活动,在全村创建一批党员示范户,把党员的带头作用发挥出来,真正使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自从陈杰同志负责党建工作以来,金海村各项活动就多了起来,提升了党员的综合素质,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金海村党员项红生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四是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保证全村顺利脱贫。“只说不干,群众不待见”陈杰说。近年来,陈杰带领村“三委”成员,依靠党委、政府和挂钩扶贫单位,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发展思路,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脱贫出列标准,修筑硬化村南北路28.2公里、东西柏油路1公里,危房改造135户。修建集中安置点房28幢,安置贫困户28户。栽植长期产业桃林467亩,核桃449亩,猕猴桃150亩,花椒100亩,茶叶94亩,蔬菜690亩等,带动档卡户15户78人,非档卡户10户58人,使村民年均纯收入达8500元。新建330平米村部和1680平米金龟文化广场、330平米村民文化活动室(有图书12000余册)和200平米村卫生室,建有党员活动室2个,新时代讲习所3个,有效改善了村民公共设施。在动态管理工作后,共有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95户全部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100%;壮大发展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5万元,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

默默奋斗在扶贫一线上的村党总支书记

五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第一是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唱响时代主旋律。加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家书屋、村活动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向人民群众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利用文化墙、电灯杆、公共场所、宣传栏等阵地,悬挂“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增强公益广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使之耳濡目染、家喻户晓。第二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传教育活动,设立村贤榜、积德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深入挖掘和推荐身边好人好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延续乡村传统道德,弘扬优秀乡贤文化。落实“红白喜事”打招呼工作,合理划定“红白喜事”相关标准,大力整治相互攀比、大操大办、跟风随礼、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推动形成喜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新风尚。第三是着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构建文明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围绕“三清一改”主要内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对镇村脏乱差进行全方位治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加强文明养成,逐步摒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环保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营造“干净、整洁、和谐、美丽”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六是心系群众,为民办事。陈杰是个勤劳致富的能人。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众谋福祉。他常言,农村基层党支部组织有没有凝聚力,在群众中有没有威望,当地面貌变不变,关键是看党支部每个党员,最关键的是党总支书记是否起模范带头作表率作用。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他除了主持召开党员、村干部会议外,还经常深入村户,同民众打成一片,聆听群众呼声,征求意见,座谈交心,问冷问暖,关心群众生活、生产、工作等情况,真正把党的工作温暖送到民众的心坎上,落到点子上。当地群众高度赞扬他,工作深入、扎实、心系群众,不飘浮,不搞形式,不做假事,为民办实事。像塘中荷花,深深地扎根群众之中,吸收丰富营养,为民谋利。他同村干部、党员制订各村民小组发展经济计划,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家园,环境生态保护措施,制订村规民约,还帮助贫困制订脱贫方案,关心低保户生活居住等工作。如,沙坡村民赵秀芬反映自来水几天不来水,陈杰领着驻村工作队员,冒着39度的气温顺着饮水管徒步翻山越岭到水源地查看,结果是下雨涨水,树渣和树叶已经把水堵住了,已经处理好了,叫赶快打电话问一下沙坡、松顶的人,看水拢没有?他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拥护和爱戴。

对于党中央提出的在扶贫道路上不落下一人,陈杰积极想尽办法,帮助群众依靠一切力量脱贫致富。单干、合作相结合,村三委、驻村工作队积极牵线,群众自愿结合方针,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对于未来,陈杰说:“任重而道远,在为民服务的征程中必须更加努力,才能不负使命”!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加入我们

 

投稿邮箱:newsmdm@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版权所有: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徐荣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76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35号

 

  京ICP备200245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朝220237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