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关:多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民声面对面》云南讯(通讯员 邓均书)为深入推进全县教体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教体形象,8月22日,大关县县委教育工委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开展“树标杆、树信心、树正气”学习教育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采取多项措施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廉政意识。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树标杆。即在全县教体系统选树、表彰一批师德师风、教育管理、教学业绩突出的先进学校、学校领导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培养认定一批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储备一批后备干部和学科带头人,鼓励全体教职工走前列、当先锋、树标杆、做示范,树立一流目标、创造一流业绩。树信心。选树标杆,发现学校和教师的“闪光点”。加强对教育工作正能量的宣传引导,完善评价机制,让优秀的学校更有特色和亮点。让每一个教师都有出彩的机会,让优秀教师扬眉吐气,让认真教学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有荣誉感、有地位、有奔头。树正气。树立顾大局、讲原则、敢担当和比业绩的正气,即树立积极健康、昂扬向上之气,树立立党为公、清正廉明之气,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在全系统树立实事求是、科学民主、严谨务实、坦荡正派、勤学善思的良好风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组织纪律和思想纪律,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合力。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实现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全覆盖。
二是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散布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思想和言论,传谣、造谣,利用网络发表不负责任言论、参与邪教等非法组织的行为;拒不接受学校正常工作安排,消极怠工,甚至擅自脱岗、兼职经营、吃空饷等行为;不遵守学校考勤制度,无故迟到早退、擅自不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旷工的行为;工作日午餐饮酒、上课时间接打电话以及工作期间炒股、打游戏等行为;组织或参与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行为;讽刺、挖苦、谩骂学生,歧视后进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或随意剥夺学生上课权利,将学生逐出教室的行为;与学生不正当交往,举止不文明的行为;任何形式的猥亵或性骚扰学生的行为;课前不备课、上课应付、批改作业不认真、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教学质量严重低下等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行为;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称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行为;违规收受学生或家长的礼品礼金,参加由学生或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商业保险或学习用品、乱收费用等行为;酒后驾驶机动车,参与黄、赌、毒以及非法借贷等违法行为;其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提高党员教师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大关县委教育工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摆上突出位置,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紧密结合,把“树标杆、树信心、树正气”与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紧密结合,主动担当组织领导之责、教育管理之责、检查考核之责、责任追究之责。制定印发了《大关县教体系统开展“树标杆、树信心、树正气”学习教育暨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细化了责任分解,明确了工作要求,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了“一岗双责”的责任,确保了主体责任落地生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努力办人民满意教体事业,跟上全国教体发展步伐。
四是严格执纪问责。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坚持零容忍的态度,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关注“三公”经费、公车使用、公款吃喝、操办宴席、违规补课等内容的监管,严查“四风”问题的松懈、变通和反弹现象;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制止餐饮浪费。在“树标杆、树信心、树正气”学习教育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中,全面落实责任,坚持从严执纪,坚持问题导向,以县委教育工委分管、挂钩领导成立督查组,强化督查,严查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方,教育一片。
供稿:大关县委教育工委办
编辑:申圳(实习)
初审:任传坤
终审:邹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