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要闻
首页 > 地方要闻 > 浏览文章

一位年轻扶贫干部的初心—记新野县樊集乡刘庄村工作队员张超

日期:2019年09月27日

《民声面对面》本网讯(通讯员:鲁凯伦新野县水利局驻村工作队员张超,是2016年毕业的大学生,2017年被派驻到樊集乡刘庄村开展扶贫工作。驻村以来,由于他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很快实现了从“扶贫新人”到“扶贫老人”的转变,成为扶贫工作岗位上的骨干。他深入实践,走访群众,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从扶贫前线坚持扶贫攻坚战,他冲锋在前,在当好第一书记参谋助手上下功夫,炼真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了汗马功劳。2018年被评为优秀扶贫工作队员,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多次通报表彰。

他热爱扶贫工作,为掌握扶贫政策,认真学习扶贫知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认识到扶贫工作就是要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知道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我们要提供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人们工作生活的更好。时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扶贫工作的奋斗目标。

万事开头难,为打赢扶贫前哨战,张超和工作队一起深入群众,入户走访,调查民情。与贫困群众谈心,了解户情和致贫原因。他活泼开朗,平易近人,走访中他谈笑风声,受到了群众喜欢和信任。在访谈中他认真记笔记,对每户的情况都记录在笔记本上。比如户容户貌、住房情况、室内设施、人年龄情况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为精准识别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

他对扶贫工作不但有爱心,更有耐心。精准识别刻不容缓,为尽快完成识别任务,彻底摸透36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他天天加班,往往是趴在电脑桌前睡到天亮。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整理调查材料,就是在晚上睡觉前,还要把一天走访的情况回想一遍。有时入户见不到人,他就三趟的找,白天干活时见不到人,他就利用早、中、晚饭时间去走访。对贫困户每季度的收支情况算账时,他都要事先用草表进行询问登记,再在明白卡核对填写。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和耐心给驻村工作队做出了榜样,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好评。

他认真接待贫困群众的每一次来访,热情帮助解决问题。有一次,贫困户邓亚翠的娘询问雨露计划补贴未到账的问题,张超立即与上级扶贫部门联系,询问了解情况。经过反复查看银行账单流水记录,发现了问题所在,当场给邓亚翠的娘解释了问题的原因,她听了张超的解释后,面带笑容,非常满意。贫困户董雪询问她家学生教育扶贫资金未收到的问题,张超立即与中心校联系,了解情况后,当场给董雪进行了答疑解惑。一次次的询问,一次次的解答,张超都是面带笑容,热情而耐心。他知道,扶贫资金是贫困户的基本保障,为他们解决问题是每一位扶贫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他对工作从来不懈怠,当天的工作如果没有完成,就会加班加点直到深夜2019年8月的一天,为迎接省半年扶贫工作考核检查,他忍着感冒发烧的病痛,夜以继日的整理档卡资料,坚持把档卡资料整理完毕,才去医院治疗。经过输液治疗后,他就立马返回驻村,又投入工作中。

一位年轻扶贫干部的初心—记新野县樊集乡刘庄村工作队员张超

他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他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作物的长势情况,询问贫困户的收成情况及市场收购价,主动在网络上了解市场行情,为群众提供有效信息。他经常为贫困户加油鼓劲:“你们不要担心以后的生活,有我们这么多人的帮助,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没有过不去的难关。”这些激励的话就是想让贫困群众尽早走出生活困境,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张超这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勤奋的工作作风,热情的工作态度,展现了驻村工作队员的精神风采,用他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一位扶贫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责编: 曹志 审核: 王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