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樊集乡:精神扶贫走在前,物质脱贫不再难
《民声面对面》河南讯(通讯员 程蕾)樊集乡开展扶贫工作以来,认真积极地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加强协调,村级作为“前沿阵地”,责任组长和驻村第一书记当好主角,永挑重担,形成合力攻坚。在落实行业政策和“两业“扶贫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做好扶贫宣传工作,以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由精神扶贫到物质脱贫的转变过程,最终达到共同富。
一、在各村组织“志智双扶”演出活动,在贫困户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去年9月份全乡共组织6场次“志智双扶暨道德模范”文艺演出,13个村划片参加本次活动。使大家不仅受到文艺演出的精神愉悦,而且听到了道德模范户的先进事迹,特别是一些贫困户的脱贫故事,使大家深受鼓舞和激励﹗
二、开展“荣誉之星”评选活动,利用“同心超市”奖励机制,同时授予“红黑榜”,促进内生动力,主动争取脱贫。为激发贫困户内在动力,高标准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在全乡13个同时开展“荣誉之星”评选活动,共评出“勤劳致富、热爱公益、户容整洁、政策明白”四类星级贫困户,每评出一个荣誉星,奖励2分积分卡,到乡指定的同心超市兑换奖品。大家不仅积极争做星级贫困户,并且能够收到奖励,干事创业和积极向上的脱贫动力提升了。在评选“荣誉之星”的同时积分高的授予“红旗”,积分低的授予“黑旗”,大家都愿争当“红旗手”,力争摆脱“黑旗手”,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使和睦相处、干净文明、积极创业的文明新风尚逐渐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
三、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积极探索和宣传产业扶贫,主导产业模式,加快“两小两快”扶贫车间建设,吸引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之中,增加持续稳定收入。自2002年以来,大葱产业一直是名扬豫西南,贫困户受益很高。由于种植技术要求很高很细,全乡先后开展6次技术培训,由县乡农艺师讲解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办法,鼓励贫困户种植大葱产业,增加稳定持续收入。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坚持开发就业岗位,积极鼓励返乡有志青年创业,如:奇达电子厂和鹏升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吸收了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够照顾家庭,而且增加了收入。
(责编:张海亮 审核:谭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