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团
首页 > 小记者团 > 浏览文章

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暨东安实验学校拥军优属活动

日期:2019年06月01日

一、传承红色基因

小记者走访军营看望“最可爱的人”,学习发扬爱国优良传统

近日,“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暨东安实验学校48名“小记者”走进共建部队——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零距离接触“最可爱的人”,体验和感受军营生活。

  参观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前身——襄阳特功团的团史展览馆。

 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暨东安实验学校拥军优属活动

在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宣保股柳力子股长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走进团史馆。柳股长带领大家追忆襄阳特功团80余年的光辉历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沧桑的纪念品,一段段详实的解说,深深震撼着师生。小记者认真观察、仔细聆听,接受红色洗礼,了解到“襄阳特功团”是一支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成长起来的英雄团队,在战争中,铸就了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亮剑”精神,和平年代弘扬“刀劈三关”精神,大力加强军事训练工作,双拥共建,守护百姓。

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暨东安实验学校拥军优属活动

  小记者分组来到解放军的宿舍。一尘不染的房间、整齐有序的摆放、豆腐块的被褥,彰显军人生活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让小记者惊叹不已。军人叔叔给同学们演示了被子的叠法,告诉大家:三分叠,七分整,功在平时。通过与解放军叔叔的交流,小记者无不被解放军叔叔的严谨求实、顽强拼搏深深感染着。

  体验队列训练


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暨东安实验学校拥军优属活动

伴着干脆利落的口令,解放军战士带领小记者体验队列训练。小记者一个个都整齐地排好队伍,在教官的指挥下,精神抖擞地进行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等列队训练。队员们参观了部分武器展示,切身感受到强大国防的战斗力。

军学共建育后人,英姿飒爽耀国威。此次寻访,小记者不仅亲身体会到了部队严格的纪律、优良的作风,还感受到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强韧精神。小记者纷纷表示:奋进新时代,学军人,铸军魂,担当时代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二、东安实验学校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这个有意义的节日,东安实验学校结合本校拥军优属历史优良传统,辅导员老师带领少先队员们慰问烈军属,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在慰问烈军属的活动中,让孩子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当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暨东安实验学校拥军优属活动

近日,少先队员们排着队伍,一路高喊“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保卫祖国、学习解放军,当好接班人”等口号,敲锣打鼓地光荣人家,为烈军属佩戴大红花、奉上慰问品,朗读慰问信。“少年军校”还为烈军属颁发了“优秀军属”、“最美军嫂”等证书。

活动中,一位军属说:“感谢小朋友来拥军优属,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也像我的儿子一样,当兵参军保家卫国!”活动最后,组织大家合影留念,并表示会将照片寄给部队,让前方的战士们安心。

据悉,在东安实验学校少先队员拥军优属活动的促进下,湟里镇出现了许多拥军优属模范村,其中,武宜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拥军优属模范村,全村涌现出浓厚的参军热情。2012年12月,湟里镇奔赴部队的34名战士中,有6名战士出自武宜一个村,占全镇的17.65%。村党总支部、村委会非常重视拥军优属工作,对烈军属的生活十分关心,稳定了战士们的大后方,武宜村青年们在部队安心扎根,样样创先争优,个个都是好样的。武宜村村民万和祥的儿子万黎明在部队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去年毕业后留在部队医院工作,任副连职干部;武宜村周祥根的儿子周虎忠,在新兵训练期间,成绩突出,一连获得“训练标兵”和“优秀新兵”两张大红奖状,受到广州海警训练基地学兵一大队表彰……


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暨东安实验学校拥军优属活动

自1987年东安实验学校创办“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以来,每年“六一”期间,具体做好六方面拥军优属工作:一是以“红领巾拥军优属小分队”为单位,为烈军属送温暖,做好事,让烈军属干干净净、愉愉快快地过夏天;二是开展拣废义卖活动,节约零用钱,向烈军属送“光荣人家”匾额和慰问品,让光荣人家更光荣;三是组织文娱宣传队,排演拥军优属节目,为光荣人家慰问演出;四是建立“小伙伴讲故事小组”,“六一”期间为群众演讲革命英雄故事;五是给解放军叔叔写一封慰问信、寄一本书、赠一张自制贺卡;六是争当“小记者”,描绘家乡新面貌,向解放军叔叔传喜讯,激励他们干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