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热点
首页 > 经济热点 > 浏览文章

从机制和科技入手破解小微融资难

日期:2019年05月24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对县域农商行的降准细则,明确服务县域的农商行应将降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民企和小微贷款,央行将相关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这对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

  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因复杂,仅仅依靠释放增量资金仍不足以明显改善其融资环境。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应从传统金融机构和现代金融科技两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银行等贷款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信用状况和履约状况等,银行难以真实把握。另外,也缺少致力于小微企业服务的专门机构,缺少统一的小微企业服务管理机构。不少金融机构小微金融产品门槛较高,很多小微企业在成立年限、持续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信用记录等方面达不到准入门槛要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也存在一定难度,部分符合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小微企业却不能提供合格有效的担保。

  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传统金融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银行要转变金融服务理念和服务机制,下沉金融重心。首先,银行要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其次,银行可从平台角度集成资源做深普惠金融服务,通过整合内外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资源,智能识别客户需求和批类产品,打造多维立体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