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首页 > 独家 > 浏览文章

民声面对面:为民办实事要力戒“剃头挑子一头热”

日期:2021年12月09日

《民声面对面》推荐——(作者:范怀娜)“卫生清扫”“送医下乡”“法治宣传”……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然而,现实中,有的单位不进行调查研究,忽略群众感受,“一刀切”拍脑袋决策,将为民办实事变成了走马观花、闯关过卡,结果就是群众不满意,也浪费了行政资源。在笔者看来,要真正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必须力戒“剃头挑子一头热”。

俯首听民声,为服务开辟“快车道”。改善民生,先听民声。党员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的需要,真正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用下访“加法”换取负担“减法”,在最真实的现场、最广泛的民意、最迫切的声音中收集办实事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办实事的着力点,以独到的匠心研究确定民生项目清单,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初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折不扣抓好办实事的进度,确保办实事的效度,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杜绝坐在办公室想当然,把“自己以为”等同于“群众意愿”,确保办实事有方向不跑偏。

亮出真把式,让群众吃上“定心丸”。“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口号,不是作秀,不能将本就计划的事,摇身一变成为民办实事项目,而是要对标对表问题台账,实打实硬碰硬,真抓落实、真出成绩。党员干部要坚持树立“实绩”导向,脚踏实地、冲锋在前,拿出“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亲自操办,把一张张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一个个诉求期待变成满意结果,确保做一件、成一件,推动办好一件事向办好一堆事转变,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民生温度”。

聚焦抓日常,为自觉装好“动力针”。行百里者半九十。为群众办实事,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搞“一阵风”。党员干部必须全面增强责任意识、进度意识、时间意识,践行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刻领会“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丰富内涵,保持为民服务的决心不变、信心不减,不断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一种常态化、必然化,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出新出彩。


供稿:盐津县委组织部


编辑:曹绍燕

初审:张海亮

终审:王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