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筑牢师德师风“防火墙”(评论)
《民声面对面》推荐——(作者:范怀娜)近日,一则高三老师监考过程中进行直播的视频刷爆网络,引发网友热议,该教师回应称是因为怕困。这种在网友看来极其牵强的借口体现的是该名教师师德师风的堕落。
其实,上述事件不是个例。近年来,从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小学老师侮辱歧视学生,到幼儿园老师体罚儿童,师德师风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让人们对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产生了怀疑,更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不信任之感。很多人不禁要问:师德师风问题频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师德师风问题频发的背后,是教师的道德败坏、利欲熏心,也是监管部门监管不严造成的。近年来,教育部、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师德师风的管理规定,内容不可谓不详细,制度不可谓不严格,但落实起来却大打折扣,甚至让制度规定成为摆设。建设师德师风,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情怀教育。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首要的是培育教育情怀。浓厚的教育情怀,是良好师德的关键内容,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所教的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有利于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自觉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弥补业务水平的不足之处,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爱可以使教师更信任和了解自己的学生,建立起平等和协调的师生关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主张畅通渠道。充分运用手机、微信公众号、热线等媒介,开设师德师风投诉平台,让群众参与到教师师德师风监督之中,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群众声音成为监督工作的重要补充。完善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即查即纠、严肃问责”原则,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于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注重真抓实管。在教育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细化各项要求,明确相关责任人责任,做到集中教育和经常教育相结合,制度约束和思政工作相结合,必要处罚和奖励激励相结合,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让师德师风相关制度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务求取得实效。如此,才能真正刹住师德师风败坏这股“歪风”,净化教育沃土,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顺利成才,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供稿:昭通市盐津县委组织部
编辑:申 圳
初审:任传坤
终审:王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