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严格防疫要对特权坚决说“不” (评论)
《民声面对面》推荐——(作者:范怀娜)近日,大连“卢书记”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事情查明后,事件的两个主人公王琛明、卢宪宝分别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和党内警告处分的处理。
前有石家庄某县公安局退休副局长韩某不戴口罩强行闯关卡外出,现在又是大连街道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王琛明通过打招呼的方式谋求方便,拒不配合防疫登记。在笔者看来,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人人都很关键,无论是何种身份地位,都不应当无视疫情防控的规定,“耍官威”、“搞特殊”,漠视纪律规矩,给疫情防控添乱。
特权思维必须引起警惕。党员干部本是为民服务者,应当肩负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率先垂范,可王、韩之流特权思维严重,总想着搞特殊化,习惯用官本位的思想和方式来“摆平”麻烦,不但没有冲锋在前,反而不遵守抗疫规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多地出现散发疫情的当下,这种不正之风尤其需要引起警惕,对特权行为露头就打,对一切为特权开方便之门的趋炎附势者,也绝不手软,筑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防线。
远离特权就要双管齐下。事实证明,“耍官威”一时爽,事后必定“火葬场”。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清醒的认识,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俭与奢、苦与乐、亲与清的关系,远离特权思想这个毒瘤,增强党性观念,补足精神之“钙”, 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同时,也要加强监管,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起来,形成监督的制度合力,特别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当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应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将权力晾晒在阳光下,让干部的特权行为无处遁形。
高压惩治形成强力威慑。“严刑重典者成,弛法宽刑者败。”类似的“特权”事件轮番上演,虽然相关人员后续都得到了对应的处理,但不难看出,少数党员干部特权思维的根深蒂固。要想从源头上遏制特权思想的泛滥和特权现象的蔓延,必须保持遏制特权的高压态势,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违反法纪、党纪、政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群众利益的,一律严惩,绝不姑息,消除特权者“刑不上大夫”的侥幸心理,让其所付出的“成本”大大超过非法或违纪所得,让“强力之手扼断特权脖颈”,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供稿:盐津县委组织部
编辑:申 圳
初审:任传坤
终审:邹威宏